cnc加工中心廠家關于我國的機床行業(yè)的發(fā)展行情以及在世界的地位的解析如下:
工業(yè)母機是一個國家制造業(yè)的典型代表。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,國人對自己國家制造的機床很不信任,在大家看來,國產機床除了價格便宜以外,在核心技術上無法與國外機床相比。國內普遍的情況是,有實力的模具企業(yè)、制造工廠、軍工企業(yè),大多會花更高的資金購買日本、德國、瑞士等國家的品牌機床,只有要求不高的加工需求才會選擇國產機床。
為什么中國為何難以制造出好機床,作為一個制造大國,如此依賴進口設備,不掌握核心技術的局面,實在是可悲可嘆。的確,國產設備在某些技術方面與進口設備是有較大的差距,但另一方面,國人普遍對國產設備缺乏信心。
這是一個浮躁的社會。大家都可以是評論家,大家都能指責出國產機床不好的地方,但問題是靠誰來解決問題呢?事實上,機床核心技術的攻關,沒有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潛心研究,不可能會有實質性的成效。要造出好的機床,需要一大批在各自崗位上潛心鉆研、耐得住寂寞,精益求精,終身奮斗的技術研究人員。只有透徹掌握核心技術并持續(xù)地改進,不斷創(chuàng)新,才能制造出卓越的機床。說起來容易,但我們去國內的機床廠家看看,那些研發(fā)人員、工程師,他們是否具有這樣的“工匠精神”呢?
現在上班的人都很現實,他們要買房、要養(yǎng)家糊口,肩負著上有老、下有小的生活壓力。工廠里那些搞技術的工程師拿著并不高的工資,就算一門心思鉆研技術,到頭來拿高薪的永遠都是那些銷售、管理人員,因而大部分技術人員會認為搞技術是沒有前途的。為了追求好的待遇,他們會轉型去做銷售或管理,再到后來出去辦個公司代理機床,或者東拼西湊復制點技術造個機床賺錢。
在這個社會,別人看你有沒有價值的標準是看你有沒有錢。在這種價值觀的驅使下,大家一致朝“錢”看。就算有人一根筋研究機床,當技術研究出來后,公司會不會過河拆橋也是個很大的問題。如果你已經沒有突出的價值了,下一個被炒魷魚的就有可能是這樣一個一根筋的技術人員,這也是中國工廠現實的狀況。在這樣不良的循環(huán)模式中,中國能造好機床嗎?它折射出來的是全社會的浮躁問題!
來看看類似的情況,屠呦呦是位獲得諾貝爾科學獎的中國本土科學家,嘔心瀝血,一生奉獻,獎金卻只能在北京買半個客廳,所獲報酬比不上一份商業(yè)合同的灰色利益,也遠比不上那些娛樂明星的一場秀,當這社會虛榮成為風尚,看臉成為審美,娛樂成為主流,浮華成為氛圍的時候?我們的民族真的能保持競爭力嗎?中國制造能夠肩負起強強大祖國的重任么?
今年,政府提出了“中國制造2025”規(guī)劃,實施制造強國戰(zhàn)略。中央電視臺《大國工匠》《對話》等等欄目也開始關注中國制造業(yè)的未來,開始報道那些默默無聞的工人,不少媒體也開始呼吁全社會要丟棄“浮躁”,重拾“工匠精神”…我們希望看到更多更多的改變。這也許是我們必須經歷的時段,相信在我們一起努力付出下,這樣的格局遲早會轉變的。